网站编辑:金沙9570登录入口 │ 发布时间:2019-01-25
一、项目背景
“十二五”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及人员意识逐年向好,但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依旧居高不下、重特大事仍高发反复,这也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要求,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和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体系」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随后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进一步提出了「双重体系」的核心理念:企业在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所有辨识出的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全部录入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对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信息化管理。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开展双控体系建设,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南京市城建集团作为一家受南京市政府委托,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建设等工作,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团性企业,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产生极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多年来,集团领导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但近年来,随着集团规模急剧增加以及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各方面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风险管控流程繁杂,隐患排查全凭经验,安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安全业务全员意识薄弱,成员企业监管决策依据不足,安全管理业务全流程缺漏等,给现有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带来了很多已有或潜在的问题。金沙9570登录入口旗下品牌安全无忧网作为一支专注服务于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国内专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大数据平台,此次与南京城建的合作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客户的需求及痛点,提供行业更加专业的风险管理模型,着眼于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紧盯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搭建了一个常态化运行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帮助客户有针对性地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达到消除隐患、预防事故、促进生产、保障效益的最终目的。
二、系统功能亮点展示
整个系统建设将基于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进行构建,借助信息化实现集团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地。系统整体分为两步,第一步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风险评估服务,第二步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核心功能包括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GIS地图展示、数据分析等。
1)设置风险排查标准,制定排查周期,实现检查的标准化和持续化。
根据危险源制定排查标准(电气、消防、作业安全、防护设施);根据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不同频次的检查标准,不同层级进行排查。
2)利用二维码和移动终端,开展现场扫码排查工作,从而落实对风险的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实现风险和隐患闭环管理。
巡查人员以及现场安全员巡检人员可持移动终端扫码排查,检查标准固话,隐患一键采集,方便内部安全自检工作的进行,领导巡视,上级单位督查检查,现场拍摄图片,隐患定位定时,真正实现全员参与。
3)强化数据思维,借助GIS地图,将数据形成直观形象风险管控一张图、隐患分布一张图,提高监管和决策效率。
三、项目建设意义
1)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将“一清单五制度”落到实处
针对城建集团目前普遍存在的安全检查形式不一、隐患数据零散的现状,双体系系统帮助集团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度体系安全检查工作,实现对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高效、动态监管。
通过建成规范化、标准化的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帮助集团加强落实“一清单五制度”工作,在系统中实现从隐患发现、整治、交办、验收、到最终的隐患销号在线闭环管理,实行“一隐患一清单”的管控模式。
2)建成安全生产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挖掘分析
城建集团下属分公司众多,跨度燃气、公交、水务、城市建设等多个行业,分公司之间安全业务均存在侧重点不一致,而且执行标准与管控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做到安全管理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和过程优先,影响了公司执行力的进一步提升,制约了公司安全发展的水平。
该系统帮助建立统一数据仓库,包括危险源数据库、检查标准库、隐患清单库等。通过统一的数据仓库可以制定统一的业务数据标准,提取下属公司业务共性数据,并且将其他个性业务数据融合在一起,固化、管理内容与标准,实现集团与各下属公司安全管理的互联互访与资源共享,形成安全业务大数据仓库,便于后续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3)降低安全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安全工作效率
安全信息监管平台的引入,也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减少安全生产管理成本的投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a、通过该系统可实现重点业务的无纸化,大量记录台帐无须打印,节省了纸张和存放保管费用;
b、大量统计分析工作由系统完成,减少因整理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的人工成本;
c、有效排查隐患,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d、员工信息化提高各下属企业安全工作效率和集团监管效率,杜绝监管缺位和监管盲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4)适应“互联网+”的社会发展新形态
在国家“互联网+”整体信息化战略部署的背景下,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安全”新型安全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安全检查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安全管理形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安全管理领域进行运用。
5)符合新形势下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需要
随着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战略加剧,根据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内容,将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列为安全生产七大主要任务之一,要求加强安全科技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购买信息化服务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国务院于2015年7月1日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2月9日印发《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文)等相关法规、文件都明确提出了鼓励企业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本质上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